常识 | 佛教称谓——和尚
往期回顾
和尚,古代西域语言的音译,源头梵语的本义为"师长",是对"有一定修为的僧人"之尊称。
和,为三界统称;
尚,为至高无上。
严格地说,“和尚”之称华藏世界只有释迦能称得,但后世很多人却把出家比丘都称为和尚,也许是因为释迦涅磐之后,在世比丘为世间第一福田的缘故。
古印度称师长为Upadhyaya,音译为邬波陀耶或邬波遮耶,省音为乌社、和尚等。博意为亲教师、士等。又意译为近诵、力生。其义为弟子受业于师,经常近随于师受经诵经,仗师之力而生法身、智慧功德。
和尚有以下别称:阿阇梨;比丘;比邱;禅师;大师;和上;和阇、和社;鹘社;近诵;亲教师;瞿昙;阇梨;释子、头陀;殟社;乌社;邬波驮耶;捂波地耶;乌邪;依学;优婆陀诃;郁波第耶夜等。
“和尚”本是一个尊称,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的才能够称和尚,不是任何人都能称“和尚”的。这个称呼,原先并不限于男子,出家女众有资格的被称为尼和尚。但长久以来这个尊称,多用来对寺院住持的称呼,而对出家人一般称为“法师”。
和尚一词,纯属西域语言的音转而来。在印度,通称世俗间的博士为“乌社”,到了于阗国,则称“和社”,到了中国则译成了“和尚”(见寄归传及秘藏记本)。
依照印度“邬波驮耶”的原意,应当译为亲教师。唯有受了比丘戒十年以上,并且熟知比丘及比丘尼的二部大律之后,才有资格为人剃度、为人授戒、而被称为邬波驮耶。
出家人受了比丘戒的五年之内,不得做出家同道之师;五年之后,若已通晓戒律,始可以所学的特长作师,称为轨范师,梵语叫做阿阇梨耶,受人依止,教人习诵;到了十年之后,可作亲教师;到了二十年之后,称为上座;到了五十年以上,称为耆宿长老。
农历庚子闰四月十五(公历2020年6月6日)杭州灵隐寺药师殿启建“结夏安居·共修华严”。僧众恭诵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以此诵经功德,祈愿世界和平,国泰民安,风调雨顺。
诵读《华严经》于庚子农历闰四月十五开始,至七月十五结束(公历6月6日——9月2日)。“共修华严”随喜植福在线登记正在进行。
敬请关注
根据广大善信居士的需求 灵隐寺开通
“共修华严”随喜植福在线登记小程序”
长按识别二维码
“共修华严”植福随喜在线登记小程序
线上随喜操作流程
点击文末【阅读原文】查看
往期回顾
☀有序开放
☀华严智慧
编辑 | 妙莲
美编 | 璐希
责编 | 慧容
点击下方【阅读原文】
查看线上随喜操作流程